中新網長沙6月13日電 (徐志雄 趙曉華 蘇穎華)“我還這么年輕,沒想到卻因為飲酒中風。”回憶起2021年因為一次飯局飲酒后突然手腳無法動彈,送醫后被診斷為腦梗塞,治療至今行動仍不利索一事,35歲的青年白領王先生心有余悸。不過,好消息是,引起他腦梗的原因,近日終于被醫生找到了。
“患者入院后,我們通過完善檢查發現,其心臟卵圓孔未閉(PFO),俗稱心臟里多了個‘小心眼’。”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張偉志介紹,卵圓孔是胚胎時期,胎兒心臟房間隔中部左右心房間的交通孔,是胎兒時期重要的正常生理通道之一。新生兒出生時,隨著第一聲啼哭,左心房壓力升高,使左側的原發房間隔部分緊貼在右側的繼發房間隔上,發生功能性閉合,并在一年內達到解剖上的閉合。如果超過3歲還未閉合則為卵圓孔未閉。
張偉志表示,卵圓孔未閉是目前成人中最為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,發病率約20%至25%,即每4人中就可能有1人存在此種心臟結構異常。研究表明,卵圓孔未閉與不明原因的偏頭疼、腦梗塞有密切的關系,尤其是青年人不明原因腦梗塞與卵圓孔未閉有明顯的關系。“王先生既往十多年頭痛史的‘罪魁禍因’,也是由此引起。”
對此,張偉志及其團隊提醒廣大民眾,經常有頭痛、失眠等癥狀或有不明原因卒中、暈倒病史者,務必及時就醫,并做系統的頭部和心臟檢查。如確診為卵圓孔未閉,應及時治療,避免卒中發生。關于藥物治療,迄今為止尚無統一意見,目前主要是抗凝治療,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藥或抗凝藥以預防腦卒中。但缺血事件發生后,即使系統抗凝,再發率仍較高,這種情況應咨詢專科醫生,充分評估卵圓孔未閉封堵術的必要性。
目前,經過系統的治療及卵圓孔未閉封堵手術,困擾王先生十幾年的頭暈頭痛癥狀得到緩解,行動也逐漸恢復如常。(完)